- 索引号: 11370100MB2866908X/2022-00131 组配分类: 工作进展
- 成文日期: 2022-09-20 发布日期: 2022-09-20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 标题: ②“浙”里学习·温州丨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温州模式”再创新
- 发文字号:
编者按
近日,“202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其中上榜的民营企业数量为242家,占比近一半,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济南,今年1-8月份,全市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45.8万户,同比增长5.4%,占全部市场主体数量的98.8%……数字背后,折射出济南市民营经济的活力和韧劲。
如何帮助济南的民营企业走向更广阔舞台?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8月29日至9月3日,市民营经济局组织开展了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民营经济)发展能力提升培训,并由局党组书记孟学峰带队赴浙江的台州、温州、杭州等地“取经”,走进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探寻民营企业“枝繁叶茂”的发展路径。
“胆大不怕路远,技多不怕路绝。”十年前,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参与制作的热播剧《温州一家人》,浓缩了世代温州人的创业奋斗故事,其中诸如“早上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人活着就是折腾”等剧中台词,也成了温州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温州人的“四千精神”——“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在全国轰动一时,至今影响深远。
调研期间,记者随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一行来到温州,首先参观了“世界温州人家园”——这里地处温州滨江商务区,由3幢大楼组成,是温州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世界各地温州人融合发展而倾力打造的城市地标。
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市工商联主席王达武介绍,目前有近70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各地,有超175万温州人在国内各地创业。1995年,首家异地温州商会——昆明温州总商会成立,这是我国首个依法登记的异地民间商会。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截至目前,温州已在地级以上城市成立了268家商会,异地温州商会在全国独树一帜,成为“温州模式”的有益补充。
商会好,温商才好;温商好,家乡才好。温州商会是温商企业立足当地、抱团发展的组织机构,而在温州市的政府分工中,由温州市投资促进局负责全国异地温州商会的联系、服务、协调、指导、评价工作,所以温州商会也成为在外温商联络感情、反哺家乡、以商招商的桥梁纽带。
当前,通过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先行区,“温州模式”正在进行着一场再创新。温州市政府办公室“两个健康”创建处副处长吴海滨介绍,自2018年起,滚动推出“两个健康”责任清单,三年先后制定实施209项责任清单,其中2022年制定43项工作要点和20项新清单,构筑起了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146+X”政策体系,并强调要以“一年接一年、一任接一任”的毅力和韧劲将“两个健康”落实落细。
先行区创建以来,在积极寻找民营经济“破局”之道的同时,也贡献了诸多有借鉴价值的经验。记者在一本《“两个健康”温州印象——典型案例》中,读到了60篇汇总文章,青山控股集团跨国经营、“易企办”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全国首创推行涉企鉴定评估“最多评一次”……以一个个生动故事呈现出了“温州模式”再创新的路径。
王达武介绍,在温州市工商联主席的身份背后,他还是一名民营企业家。1982年起从事商业个体经营,1986年到天津经销家乡的低压电器,1994年回到温州老家创办自己的企业,已匠心做企业近30年。如今,其一手创办的福达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上市,成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是诸多行业产品标准的制定者。
即便企业如此成功,王达武也曾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二代接班,而这也是众多老一代温州企业家都在面临的问题。基于此,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培训培育温州市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温商队伍的实施方案》,对全市计划、学员、师资等涉企培训资源进行统筹,设立温州民营经济学院,特别推出以培育企业接班二代为主的“青蓝新学”班。邀请当地知名企业家或在外温商作为企业家导师授课,形成了“父子同班”的特殊课堂,推进企业家代际融合。
《青蓝新学——打造年轻一代企业家培育模式新样板》也被收录在了《“两个健康”温州印象——典型案例》中,而书中类似创新做法还有很多。目前,温州开展的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经验,作为“温州模式”的再创新成果,正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试点单位推广。
王达武介绍,去年年末,90后的儿子已正式回国接手了企业,而他也对这位“接班人”赞赏有加。在他看来,温州精神正在新一代温商中传承,“温州模式”也将在不断创新中,推动新时代的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