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网站!
积极实施“四改八”,济菏高速改扩建年底前实现双向通车
发布日期:2024-03-31 15:35 信息来源:济南日报
信息来源:济南市政府门户网站
浏览次数: 字体:【

3月31日,在济菏高速改扩建项目大清河特大桥工程现场,高速公路建设者正奋战在宽阔河面的钢便桥上,抓紧进行桥墩施工。与此同时,济南平阴孔村工业园区的货车司机,正拉着商用炭素制品通过半幅通行的济菏高速运往全国各地。

“济菏高速改扩建项目的实施真是及时雨啊,因为原来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实在不堪重负,经常出现拥堵现象,货车根本跑不快。现在虽然还在修路中,但半幅通行的高速公路,已经让我们有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感觉。”一位货车司机告诉记者,目前的情况看,他们每月的运输量已经增加了50%以上,预计随着济菏高速改扩建后今年底双向八车道全线通车,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将更加明显。

据齐鲁高速有关人士介绍,济广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纵四”段,其中济南至菏泽段(简称“济菏高速”)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会经济圈与鲁南经济圈联系的重要通道,也是山东省的出省大通道之一。济菏高速于2007年9月建成通车,采用双向四车道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路基宽度28米。

随着国家和山东省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济菏高速日均车流量达6万辆次,四车道已无法满足通行需求,拥堵频发,实施改扩建迫在眉睫。济菏高速改扩建项目被纳入山东省“十四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起自殷家林枢纽立交,止于王官屯枢纽立交,途经济南、泰安、济宁、菏泽4市9县(区),改扩建里程152.7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主线设特大桥2座,大桥18座,互通立交13处,服务区3处、停车区2处、收费站10个,概算总投资186亿元。

该项目于2022年10月全面开工,合同工期30个月。齐鲁高速按照“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单向保通”工作方案,于2023年完成“半幅四车道拓宽改造、菏泽方向通行全面转序至新建半幅”的目标,目前正开展春季百日大干劳动竞赛活动,向着2024年年底前“双向通车”的目标全力加速推进。

济菏高速改扩建完成后,对于进一步优化国家和山东省高速公路网,提高国家公路运输大通道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济菏高速改扩建不仅仅是简单的“4+4=8”的车道加法,还涉及多方审批协调、征地拆迁、交通组织和诸多控制性工程等难点问题。项目启动以来,高速公路建设者充分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交通铁军本色,仅用7个月就完成全部前期工作,刷新全省同类工作纪录,并于2022年3月和10月先后实现先期施工和全面开工。项目荣获山东高速集团2022年度高速公路建设“优秀建设管理单位”一等奖。

进入2023年,齐鲁高速延续向好的攻坚势头和干事热情,按照“半幅封闭施工、半幅单向保通”总体交通组织方案,顺利完成济南方向道路封闭和全线交通导改,提前1个月取得省交通运输厅机电施工图批复。特别是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项目持续掀起攻坚冲刺热潮,工程现场捷报连连:10月31日,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的郓巨河特大桥左幅顺利合龙;11月19日,各标段施工幅主线沥青路面全部完成摊铺;12月12日,顺利通过省交通运输厅半幅交工验证性检测;12月26日,完成半幅四车道拓宽改造,菏泽方向通行全面转序至新建半幅。

值得一提的是,齐鲁高速着重以精细管控和本质安全助推护航工程大干快上。研发打造“云智管”信息系统并全线推广应用,作业数据全部纳入“智慧大脑”监控之下,实现管控全面化、高效化和精细化。构建“2级3层”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力打造“平安工地”,实现从过程的“严盯紧守”到结果的“本质安全”。

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济菏高速改扩建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和全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典范“双目标”为统领,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着力将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工程量质齐升的“最大增量”。

济菏高速于2007年建成通车,部分路段“桥头跳车”现象较为突出。项目坚持创新赋能、分类施策,在桥头和沉降较大、存在软弱土夹层的路段,采用“喷扩压灌流态固化废弃土桩加固软弱地基”新技术,明显降低差异沉降。对桥头搭板下采用动态设计注浆处理,较好保证老台背密实性。采用4%水泥土和3%水泥土稳定铣刨料回填,台背回填质量明显提升。

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大清河特大桥桥墩深基坑位于水下7.9米,浇筑施工如采用传统的钢板桩围堰方式,面临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系数高等难题。项目将企校合作成果“深基坑监控系统”成功应用于浇筑全过程,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稳定可靠,加快了建设进度。

一直以来,错孔拼宽、变形不协调、差异沉降等问题是高速公路新旧桥梁拼宽过程中的常见难点。项目创新引入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成功应用桥梁拼宽改造技术,显著提高连接性能和整体稳定性,是省内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首次应用。

项目全线推广应用20余项四新技术。创新赋能破难关,锻造品质筑新路,反映的正是项目积极践行山东高速集团“创享美好之路”企业使命的执着追求。

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绿色绝活点亮降本之光。济菏高速改扩建在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的过程中,还取得了“降本增效”显著成果。从勘察设计源头寻求“最优方案”,增加两侧拼宽占比达94%,充分利用既有道路,最大程度保护沿线自然文化景观,减少开挖作业面和对林地的破坏。同时,还明显降低了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大幅节约建设成本。采用钢桁梁等结构形式,有效降低对文物及通航河道的影响。全线互通立交匝道圈绿化工程与互通区域光伏发电工程结合设计,不仅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还将持续释放路域生态价值。

实现治理环境污染和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双向奔赴”。砼拌合站场区采用自主设计的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系统,明显提升出水水质和砂石回收率,实现污水“零排放”和资源循环利用。部分特殊路段以泡沫轻质土材料代替传统土路基填筑,有效抑制扬尘污染、减少新增占地、降低施工噪音。研究应用沥青层干法SBS改性、低噪音道路等四新技术和拆除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沥青铣刨料厂拌冷再生等环保工艺,实现节能降本增效等多重效果。

一条崭新的绿色生态之路缓缓铺开的同时,工程降本也创造了显著成绩:项目单公里造价为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改扩建较低水平。

运营服务顺势升级

全新的济菏高速扩建扩容、焕新亮相后,齐鲁高速将着力推动道路运营服务顺势升级。除了已在科学化管控、数字化调度、精准化救援、品质化服务等方面下足功夫外,当前,沿线长清大学城、孝里、平阴、嘉祥西、平阴南等收费站已基于“云收费”标准完成改造升级,通行效率和司乘出行体验得到显著提升。项目还着力推动新技术、新设备、新系统等融合应用,特别是通过构建多源智能立体视频监控设施、建设智能行车诱导系统和激光疲劳唤醒系统、丰富多种路段信息发布方式等手段,全力打造一条“平安、畅通、智慧”的高速公路。

济菏高速沿线人口密集、旅游资源丰富,是“沿着高速去旅游”的理想选择。齐鲁高速先行先试,以迎合大众需求和服务助推区域发展为创新突破口,当前累计与沿线单位签订25份“高速+”协议,合作单位达37家。司乘凭借通行费发票可享受旅游、住宿、加油、养车、救援等多项增值服务优惠。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