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11370100MB2866908X/2025-00007 组配分类: 部门计划及总结
- 成文日期: 2025-01-22 发布日期: 2025-01-22
- 发布机构: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
- 标题: 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打算
- 发文字号:
一、2024年主要工作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发展改革委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项目深化年”总牵引,牢牢把握民营企业“娘家人”、民营项目“服务员”、产业招引“生力军”三个职责定位,着力推动“四个聚焦”重点工作,全市民营经济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基本态势。
(一)推动机构改革。按照“加强链接、填补真空”“突出产业招引生力军作用”的原则,进行机构重构、职责重塑、机制重建,将办公室、机关党总支(组织人事处)合并为1个综合处,优化1个经济运行监测处,重构2个民营企业服务处,新设2个民间投资与项目推进处,在继续做好综合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抓民间投资和项目招引的工作职责。处室“后台、中台、前台”结构由“231”阵型转变为“114”阵型,实现了“精简后台、优化中台、强化前台”的改革目标。
(二)加强对上衔接。把握国家、省民营经济工作机构职能调整的契机,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汇报工作,今年以来局领导向上对接汇报工作30余次,通过争取,国家民营经济局成立后的第一次民营企业家培训班和北方城市首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我市成功举办,约200家优质民企来我市参加活动,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以“破壁垒、优环境、促投资”为主题,在民营经济现场会上做典型发言。我局及时链接产业招引,已建立招引项目清单16个,积极推动主场红利转化为项目红利,更加有效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三)强化项目招引。将民营项目招引纳入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大局中,开展“狙击式”精准招商,今年以来,共对接洽谈招引项目30个,已签约落地8个,计划总投资约320亿元。将民间投资情况纳入市委财经委月度例会以及全市经济运行调度会,高位推动民间投资工作。发布2024民营企业投资机会清单,首批优选127个成熟地块和23个楼宇,目前已去化29个开发地块,17.5万平方米楼宇载体面积,进一步推动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梳理形成全市民间投资项目“三张清单”并按月更新。
(四)加大要素赋能。实施民营企业攀登行动,截至12月31日,银行实际为511家企业放款33.56亿元。打造“泉城名企开放日”品牌,被我市纳入人才政策“双30条”(2024版),开设10余条访企专线,组织省内外40余所高校超过1500名学生进企参访。编印《济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一本通》(2024版),制作电子书,阅览量达4万余次。
(五)提升服务效能。高规格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会议,梳理个性问题56项、共性问题12项,截至目前,个性问题已办结47项,12项共性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果。聚焦诉求解决机制化、常态化,打造“海右亲清会客厅”,分类分期召开座谈会,目前,已召开专题对接会8次,累计组织80余个部门和企业进行座谈,推动企业诉求及时反映、高效办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指导组建“数字安全”“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海外发展”“生物医药”“产教融合”6个民企产业联盟,联合开展活动50余次,达成合作意向40余项。
二、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我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三个定位”,突出抓好“四件事”:
(一)突出抓好民间投资。一是探索研究设立民间投资专项支持资金。对于符合我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链群的产业类民间投资项目,以股权投资形式给予项目资金支持,推动重点产业民间投资项目加快建设。二是加大项目服务力度。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专项小组为抓手,健全市区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抓实续建项目,抓紧预计新入库项目,抓好谋划储备项目,及时帮助协调解决诉求和困难,推动项目加快投资建设。三是建立全市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和民营企业投资机会库。主动对上衔接,通过国家、省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积极向民间资本推介我市优质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
(二)突出抓好招商引资。一是盯紧重点项目。将民营项目招引纳入全市招商引资“一盘棋”大局中,深度聚焦央企重点发展的“9+6”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依托央企驻济机构,找准结合点和突破点,进行战略性合作。对重点项目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战略,紧盯项目进展,强化工作调度,推动更多优质产业项目落地。二是健全协同机制。建立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推动形成从项目引入到落地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积极推动组建产业基金,依托产业基金的资源和资本优势,赋能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实现“一基金+多园区”的发展目标,打造具有济南特色的产业集群创新高地。三是创新招引方式。要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新路径新打法,探索尝试“国家队产业基金+地方产业基金”模式的更多可行性与创新应用。
(三)突出抓好营商环境。一是强化要素支持。以企业和项目需求为导向,开展“找订单、找资金、找人才、找技术、找载体、找数据”等要素保障“六找”行动,做优“攀登贷”,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用工和市场拓展等方面难题。二是强化政策供给。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跟踪《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适时研究制定我市具体举措。三是强化诉求解决。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鲜明导向,发挥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海右亲清会客厅”作用,常态化、机制化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诉求,推动问题解决。发挥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专项小组作用,对民营企业提出的发展诉求建立闭环运行机制。
(四)突出抓好队伍建设。一是开展“能力提升年”行动。通过民营经济大讲堂、处长大讲堂、青年论坛、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干部队伍专业能力,特别是强化对招商引资、民间投资领域知识的学习培训,锤炼民营经济工作过硬本领。二是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引导干部树牢用户思维、有解思维、联合思维、底线思维、闭环思维、争取思维“六个思维”,加强激励约束,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打造一支朝气蓬勃、尽心尽责、能打拼、过得硬的干部队伍。